1. 光 源:DC12V 22W 進口鹵素燈、具備電源節(jié)能管理
2. 光 路:8 通道垂直光路系統(tǒng)
3. 波長范圍:400-1000nm(可選配 340-1100nm)
4. 濾光片:標配 405、450、492、630nm,其它波長選配,濾光片輪可同時裝載 15 片濾光片
5. 讀數(shù)范圍:0-4.000Abs
6. 線性范圍:0-3.000Abs
7. 分辨率:0.001Ab
8. 準確性:≤ ±0.01Abs
9. 穩(wěn)定性:≤ ±0.003Abs
10. 重復性:CV ≤ 0.3%
11. 振板功能:振板幅度 3 級可調、振板時間 0-255 秒可設
12. 顯示操作:8 吋彩色液晶屏、可視化布板、顯示整板信息、觸摸屏操作;也可外接計算機聯(lián)機操作
13.工作站軟件:隨機配備專業(yè)的計算機端酶標儀分析軟件,具備完善的項目檢測、數(shù)據(jù)處理、曲線擬合、
閾值判斷、、質控評價、數(shù)據(jù)庫管理、以及自定義報告單格式等功能
14. 電源:AC100-240V 50/60Hz,寬電壓設計、網(wǎng)電源適用
*配套試劑:只提供其中一種
M260592黃曲霉毒素檢測試劑盒
適用
黃曲霉毒素檢測試劑盒利用競爭酶聯(lián)免疫吸附原理定量檢測小麥,大麥,芽麥,燕麥,谷物中的黃曲霉毒素。
檢測原理
黃曲霉毒素檢測試劑盒是基于競爭性酶聯(lián)免疫吸附檢測法。用甲醇/水震蕩萃取粉碎樣品中的黃曲霉毒素,過濾水相萃取物,然后進行免疫學檢測。加黃曲霉毒素的酶標記物到已加有標準或樣品的測試孔中,抗體被加入后反應開始,樣品及酶標記物競爭結合連接在微孔上的抗體,10分鐘培養(yǎng)后,倒掉孔中的溶液,洗掉微孔中未結合的黃曲霉毒素和酶標記物。加入無色的底物溶液,培養(yǎng)10分鐘,所有結合的酶標記物使底物轉化成藍色物質。加入停止液然后讀取吸光度值,未知濃度樣品與標準吸光度值進行比較,就可以得到樣品的黃曲霉毒素濃度。
特異性
黃曲霉毒素檢測試劑盒對于黃曲霉毒素有很強的特異性,標準品設定為黃曲霉毒素B1,以下表格展示了與其他形式的交叉反應率。
復合物 50%BO 交叉反應率
黃曲霉毒素B2 39 25%
黃曲霉毒素G1 39.5 25%
黃曲霉毒素G2 221 4%
LOD (低檢測限) 1.0ppb
LOQ (低定量限) 2.0ppb
試劑及材料
若試劑盒保存在2-8℃,未拆開包裝的試劑盒在標識的保質期之前均可放心使用。
?真空包裝,包含干燥劑的8×12的微孔板。
?5瓶2ml濃度為0、2.0、7.5、25、100 ng/ml(ppb)的黃曲霉毒素標準品。(注意:因為谷物樣品在萃取過程中1:10倍稀釋,標準品實際上為設定標準濃度的1/10,所以原樣品的濃度無需校正)
?1瓶8ml的酶標記物。
?1瓶8ml的兔抗黃曲霉毒素抗體。
?1瓶14ml的底物溶液
?1瓶14ml的停止液(注意:1N 鹽酸,小心操作?。?br />?操作說明書
注意事項
1.每種試劑適用于 黃曲霉毒素試劑盒。其他生產(chǎn)商的試劑不可替代本試劑盒中的任何試劑,不同批次之間的試劑不可混用。
2.被稀釋或污染的試劑及程序中未提及的樣品種類都會導致結果失真。
3.不可使用過期試劑。
4.開始實驗前試劑需回溫于室溫(20-28℃),但避免試劑在室溫存放過久(>24小時)。
5.黃曲霉毒素為極毒物質,將所有丟棄的液體倒入盛有家用漂(不低于10%)的塑料容器中,所有的實驗器具必須在30%家用漂溶液中浸泡至少1小時,戴上手套穿上防護服以避免皮膚及黏膜與試劑或樣品萃取物接觸,如果一旦接觸,必須立即用大量水沖洗。
6.停止液為1N 鹽酸,避免皮膚及黏膜接觸,如果有濺出,立即清除并用大量水沖洗。
所需材料(不提供)
1.實驗室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
2.色譜級甲醇
3.具塞錐瓶,大于100ml
4.用于萃取樣品及收集萃取液玻璃器皿
5.濾紙,Whatman GF/A及相當者
6.可吸取50ul容量的移液器及一次性吸頭
7.可吸取50ul或100ul的八道移液器及一次性吸頭
8.吸水紙
9.450nm的酶標儀
10.計時器
提取液制備
1.分別量取20ml蒸餾水/去離子水至各錐形瓶
2.分別量取80ml甲醇至各錐形瓶,震搖使之充分混勻
樣品的準備
1.粉碎好的樣品過20目篩并在取樣前充分混合,不立即分析的樣品應放在冰箱中儲存。
2.稱取50g樣品和5.0gNaCl至一有蓋容器中。
3.加入100ml 80%甲醇/水提取液。
4.蓋好蓋子高速攪拌1分鐘。靜置2-3分鐘,使樣品沉淀。
5.用Whatman GF/A玻璃纖維濾紙過濾10ml萃取液,收集濾液到一干凈容器中。
6.取5ml萃取液,加入20ml蒸餾水稀釋。
7.過濾稀釋液,待測。
檢測程序(注意標準及樣品做平行試驗,可以提高檢測的準確度及精確度)
1.開始實驗前要求試劑及樣品萃取液達到室溫。
2.取適量的孔條固定在微孔板架上,未使用的孔條,與干燥劑一同放入密封袋中保存。
3.加入50ul的酶標記物到微孔中。
4.加入50ul的標準品及樣品到相應的孔中,注意使用一次性吸頭防止交叉污染
5.加入50ul抗體溶液到微孔中,輕微震蕩微孔板。
6.室溫下孵育10分鐘。
7.倒掉微孔中溶液,微孔中注滿蒸餾水,然后倒掉,重復4次,共五次洗板。
8.后一次清洗完后,倒掉孔中溶液,然后翻轉微孔板在吸水紙上拍干。
9.每孔中加入100ul的底物溶液。
10.室溫下孵育10分鐘。
11.每孔中加入100ul停止液。
12.450nm讀吸光度值。
結果判斷
1.半定量結果的判定,可根據(jù)樣品的吸光度值與標準的吸光度值來判定,樣品的吸光度值低于某個標準的吸光度值,則說明樣品的黃曲霉毒素含量大于此標準的濃度,樣品的吸光度值高于某個標準的吸光度值,則說明樣品的黃曲霉毒素含量小于此標準的濃度。
定量結果判定,需要以標準的吸光率為X軸,標準濃度的對數(shù)為Y軸繪制曲線圖,將標準濃度及吸光率的點用直線連接,根據(jù)樣品的吸光率在Y軸上即可找到相應樣品的濃度,如果樣品的吸光度值大于小標準的吸光度值或小于大標準的吸光率,即可說明此樣品中黃曲霉毒素的含量小于2ppb或大于100ppb。
嘔吐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檢測試劑盒M363770
適用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檢測試劑盒利用競爭酶聯(lián)免疫吸附原理定量檢測小麥,大麥,麥芽,玉米及燕麥中的嘔吐毒素。
檢測原理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檢測試劑盒是基于競爭性酶聯(lián)免疫吸附檢測法。用水震蕩萃取粉碎樣品中的嘔吐毒素,過濾水相萃取物,然后進行免疫學檢測。加入嘔吐毒素的酶標記物到已加有標準或樣品的測試孔中,抗體被加入后反應開始,樣品及酶標記物競爭結合連接在微孔上的抗體,10分鐘培養(yǎng)后,倒掉孔中的溶液,洗掉微孔中未結合的嘔吐毒素和酶標記物。加入無色的底物溶液,培養(yǎng)5分鐘,所有結合的酶標記物使底物轉化成藍色物質。加入停止液然后讀取吸光度值,未知濃度樣品與標準吸光度值進行比較,就可以得到樣品的嘔吐毒素濃度。
特異性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檢測試劑盒對于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有很強的特異性,以下表格展示了與其他形式的交叉反應率。
復合物 交叉反應率
3-acetyl-deoxynivalenol >1%
15-acetyl-deoxynivalenol <300%
LOD(低檢測限) 100ppb
LOQ(低定量限) 200ppb
試劑及材料
若試劑盒保存在2-8℃,未拆開包裝的試劑盒在標識的保質期之前均可放心使用。
?真空包裝,包含干燥劑的8×12的微孔板。
?5瓶2ml濃度為0、0.2、0.5、1.0、2.5 ug/ml(ppm)的DON標準品。(注意:因為谷物樣品在萃取過程中1:5稀釋,標準品實際上為設定標準濃度的1/5,原始樣品的濃度無需換算。)
?1瓶8ml的酶標記物。
?1瓶8ml的鼠抗DON抗體。
?1瓶14ml的底物溶液。
?1瓶14ml的停止液。(注意:1N 鹽酸,小心操作?。?br />?1包洗液粉末。
?操作說明書
注意事項
7.每種試劑適用于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檢測試劑盒。其他生產(chǎn)商的試劑不可替代本試劑盒中的任何試劑,不同批次之間的試劑不可混用。
8.試劑的稀釋及污染以及程序中未提及的樣品,均會導致結果失真。
9.不可使用過期試劑。
10.開始實驗前試劑回溫到室溫(20-28℃),避免試劑在室溫存放過久(>24小時)。
11.嘔吐毒素為極毒物質,將所有丟棄的液體倒入盛有家用漂(不低于10%)的塑料容器中,所有的實驗器具必須在30%家用漂溶液中浸泡至少1小時,戴上手套穿上防護服以避免皮膚及黏膜與試劑或樣品萃取物接觸,如果一旦接觸,必須立即用大量水沖洗。
12.停止液為1N 鹽酸,避免皮膚及黏膜接觸,如果有噴灑,立即清除并用大量水沖洗,
所需材料(不提供)
1.實驗室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
2.100ml量筒
3.用于萃取樣品及收集萃取液玻璃器皿
4.濾紙,Whatman GF/A及相當者
5.可吸取50ul容量的移液器及一次性吸頭
6.可吸取50ul或100ul的八道移液器及一次性吸頭
7.吸水紙
8.450nm的酶標儀
9.計時器
樣品的準備
1.粉碎好的樣品過20目篩并*混合,不立即分析的樣品需冷凍儲存。
2.稱取20g樣品,量取100ml水到一有蓋容器中。
3.劇烈震蕩3分鐘。
4.靜置2-3分鐘,使樣品沉淀。
5.用Whatman GF/A玻璃纖維濾紙過濾15ml萃取液,收集濾液到一干凈容器中。
清洗液的準備
1.將清洗濃縮液倒入1L容積的容器中,加入實驗室用蒸餾水。
2.將配好的清洗液轉移至洗瓶中。
檢測程序(注意標準及樣品做重復,可以提高檢測的準確度及精確度)
1.開始實驗前要求試劑及樣品萃取液達到室溫。
2.取適量的孔條固定在微孔板架上,確定未使用的孔條,與干燥劑一同放入密封袋中保存。
3.加入50ul的酶標記物到微孔中。
4.加入50ul的樣品及標準品到相應的孔中,注意使用一次性吸頭防止交叉污染
5.加入50ul抗體溶液到微孔中,輕微震蕩微孔板。
6.室溫下孵育10分鐘。
7.倒掉微孔中溶液,微孔中注滿清洗液,然后倒掉,重復4次,共五次洗板。
8.后一次清洗完后,倒掉孔中溶液,然后翻轉微孔板在吸水紙上拍干。
9.每孔中加入100ul的底物溶液。
10.室溫下孵育5分鐘。
11.每孔中加入100ul停止液。
12.450nm讀吸光度值。
結果判斷
1.半定量結果的判定,可根據(jù)樣品的吸光度值與標準的吸光度值來判定,樣品的吸光度值低于某個標準的吸光度值,則說明樣品的嘔吐毒素含量大于此標準的嘔吐毒素濃度,樣品的吸光度值高于某個標準的吸光度值,則說明樣品的嘔吐毒素含量小于此標準的嘔吐毒素濃度。
2.定量結果判定,需要以標準的吸光率為X軸,標準濃度的半對數(shù)為Y軸繪制曲線圖,將標準濃度及吸光率的點用直線連接,根據(jù)樣品的吸光率在Y軸上即可找到相應樣品的濃度,如果樣品的吸光率大于小標準的吸光率或小于大標準的吸光率,即可說明此樣品中嘔吐毒素的含量小于0.2ppm或大于2.5ppm。
赭曲霉毒素檢測試劑盒M363774
適用
赭曲霉檢測試劑盒利用競爭酶聯(lián)免疫吸附原理定量檢測赭曲霉毒素
檢測原理
赭曲霉檢測試劑盒是基于競爭性酶聯(lián)免疫吸附檢測法。用甲醇水震蕩萃取粉碎樣品中的赭曲霉毒素,過濾萃取物,然后進行免疫學檢測。加入標準及樣品溶液至測試孔中,之后加入酶標記物,樣品及酶標記物競爭結合連接在微孔上的抗體,30分鐘培養(yǎng)后,倒掉孔中的溶液,洗掉微孔中未結合的赭曲霉毒素和酶標記物。加入無色的底物溶液,培養(yǎng)30分鐘,所有結合的酶標記物使底物轉化成藍色物質。加入停止液然后讀取吸光度值,將未知濃度樣品與標準吸光度值進行比較,就可以得到樣品的赭曲霉毒素濃度。
特異性
赭曲霉毒素檢測試劑盒對于赭曲霉毒素有很強的特異性。標準品設為赭曲霉A, 與赭曲霉B的交叉反應率為2%。
LOD (低檢測限) 1.0ppb
LOQ (低定量限) 2.0ppb
試劑及材料
若試劑盒保存在2-8℃,未拆開包裝的試劑盒在標識的保質期之前均可放心使用。
?真空包裝,包含干燥劑的8×12的微孔板。
?5瓶2ml濃度為0、2.0、4.0、10、50ng/ml(ppb)的赭曲霉標準品。(注意:因為谷物樣品在萃取過程中1:5稀釋,標準品實際上為設定標準濃度的1/5,原始樣品的濃度無需換算。)
?1瓶12ml的酶標記物。
?1瓶14ml的底物溶液。
?1瓶14ml的停止液。(注意:1N 鹽酸,小心操作?。?br />?1瓶10倍清洗液。
?混合孔
?說明書
注意事項
13.每種試劑適用于 赭曲霉毒素試劑盒。其他生產(chǎn)商的試劑不可替代本試劑盒中的任何試劑,不同批次之間的試劑不可混用。
14.試劑的稀釋及污染以及程序中未提及的樣品,均會導致結果失真。
15.不可使用過期試劑。
16.開始實驗前試劑回溫到室溫(20-28℃),避免試劑在室溫存放過久(>24小時)。
17.赭曲霉為極毒物質,將所有丟棄的液體倒入盛有家用漂(不低于10%)的塑料容器中,所有的實驗器具必須在30%家用漂溶液中浸泡至少1小時,戴上手套穿上防護服以避免皮膚及黏膜與試劑或樣品萃取物接觸,如果一旦接觸,必須立即用大量水沖洗。
18.停止液為1N 鹽酸,避免皮膚及黏膜接觸,如果有噴灑,立即用大量水沖洗。
所需材料(不提供)
1.實驗室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
2.甲醇(色譜級)
3.量筒
4.用于萃取樣品及收集萃取液玻璃器皿
5.濾紙,Whatman GF/A及相當者。
6.可吸取50ul容量的移液器及一次性吸頭
7.可吸取50ul或100ul的八道移液器及一次性吸頭
8.洗瓶
9.吸水紙
10.450nm的酶標儀
11.計時器
樣品的準備(稀釋倍數(shù)5)
1.配制適量甲醇+水(7+3),混合并儲存于密閉容器中。
2.粉碎好的樣品過20目篩并*混合,不立即分析的樣品需冷凍儲存。
3.稱取20g樣品,量取100ml 70%的甲醇水到一干凈的有蓋容器中。
4.劇烈震蕩3分鐘。
5.靜置2-3分鐘,使樣品沉淀。
6.用Whatman GF/A玻璃纖維濾紙過濾15ml萃取液,收集濾液到一干凈容器中。
清洗液的準備
1.取濃縮液20ml加入180ml實驗室用蒸餾水。
2.將配好的清洗液轉移至洗瓶中。
檢測程序(注意標準及樣品做重復,可以提高檢測的準確度及精確度)
1.開始實驗前要求試劑及樣品萃取液達到室溫。
2.取適量的孔條固定在微孔板架上,確定未使用的孔條,與干燥劑一同放入密封袋中保存。
3.加入100ul的樣品溶液及標準液到混合孔中。
4.加入100ul的酶標記物至混合孔。
5.用多道移液器緩慢吸入,放出混合孔的溶液,持續(xù)四次使溶液混勻。各孔移取100ul混合液至測試孔。
6.室溫下孵育30分鐘。
7.倒掉微孔中溶液,微孔中注滿清洗液,然后到掉,重復4次,共5次洗板。
8.后一次清洗完后,倒掉孔中溶液,然后翻轉微孔板在吸水紙上拍干。
9.每孔中加入100ul的底物溶液。
10.室溫下孵育30分鐘。
11.每孔中加入100ul停止液。
12.450nm讀吸光度值。
結果判斷
1.半定量結果的判定,可根據(jù)樣品的吸光度值與標準的吸光度值來判定,樣品的吸光度值低于某個標準的吸光度值,則說明樣品的赭曲霉毒素含量大于此標準的赭曲霉毒素濃度,樣品的吸光度值高于某個標準的吸光度值,則說明樣品的赭曲霉毒素含量小于此標準的赭曲霉毒素濃度。
2.定量結果判定,需要以標準濃度的對數(shù)為X軸,標準的吸光率為Y軸繪制曲線圖,將標準點用直線連接,并且樣品吸光率也位于這條直線上,根據(jù)直線上樣品的吸光率在X軸上即可找到相應樣品的濃度,如果樣品的吸光率大于小標準的吸光率或小于大標準的吸光率,即可說明此樣品中赭曲霉毒素的含量小于2ppb或大于50ppb。
伏馬毒素檢測試劑盒M363771
適用
伏馬毒素檢測試劑盒利用競爭酶聯(lián)免疫吸附原理定量檢測玉米,玉米粉,玉米胚牙粉,玉米麩皮粉,玉米/豆類混合物中的伏馬毒素。
檢測原理
伏馬毒素檢測試劑盒是基于競爭性酶聯(lián)免疫吸附檢測法。用甲醇/水震蕩萃取粉碎樣品中的伏馬毒素,過濾水相萃取物,然后進行免疫學檢測。加伏馬毒素的酶標記物到已加有標準或樣品的測試孔中,抗體被加入后反應開始,樣品及酶標記物競爭結合連接在微孔上的抗體,10分鐘培養(yǎng)后,倒掉孔中的溶液,洗掉微孔中未的結合伏馬毒素和酶標記物。加入無色的底物溶液,培養(yǎng)5分鐘,所有結合的酶標記物使底物轉化成藍色物質。加入停止液然后讀取吸光度值,未知濃度樣品與標準吸光度值進行比較,就可以得到樣品的伏馬毒素濃度。
特異性
伏馬毒素檢測試劑盒對于伏馬毒素有很強的特異性,標準品設定為伏馬毒素B1,以下表格展示了與其他形式的交叉反應率。
復合物 交叉反應率
伏馬毒素B2 44%
伏馬毒素B3 104%
LOD (低檢測限) 0.1ppm
LOQ (低定量限) 0.3ppm
試劑及材料
若試劑盒保存在2-8℃,未拆開包裝的試劑盒在標識的保質期之前均可放心使用。
?真空包裝,包含干燥劑的8×12的微孔板。
?5瓶2ml濃度為0、0.3、1.0、3.0、6.0 ug/ml(ppm)伏馬毒素標準品。(注意:因為谷物樣品在萃取過程中1:5稀釋,標準品實際上為設定標準濃度的1/5,原始樣品的濃度不需要換算。)
?1瓶8ml的酶標記物。
?1瓶8ml的兔抗伏馬毒素抗體。
?1瓶14ml的底物溶液。
?1瓶14ml的停止液。(注意:1N 鹽酸,小心操作!)
?操作說明書
注意事項
19.所有試劑適用于 伏馬毒素試劑。其他生產(chǎn)商的試劑不可替代本試劑盒中的任何試劑,不同批次之間的試劑不可混用。
20.被稀釋或污染的試劑及程序中未提及的樣品種類都會導致結果失真。
21.不可使用過期試劑。
22.開始實驗前試劑須回溫到室溫(20-28℃),但避免試劑在室溫存放過久(>24小時)。
23.伏馬毒素為極毒物質,將所有丟棄的液體倒入盛有家用漂(不低于10%)的塑料容器中,所有的實驗器具必須在30%家用漂溶液中浸泡至少1小時,戴上手套穿上防護服以避免皮膚及黏膜與試劑或樣品萃取物接觸,如果一旦接觸,必須立即用大量水沖洗。
24.停止液為1N 鹽酸,避免皮膚及黏膜接觸,如果有噴灑,立即清除并用大量水沖洗。
所需材料(不提供)
1.實驗室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
2.色譜級甲醇
3.量筒,100ml或更大。
4.用于萃取樣品及收集萃取液玻璃器皿
5.濾紙,Whatman GF/A及相當者。
6.可吸取50ul容量的一次性吸頭
7.可吸取50ul或100ul的八道移液器及一次性吸頭
8.吸水紙
9.450nm的酶標儀
10.計時器
萃取液的配制
1.仔細量取30ml的蒸餾水或去離子水,然后轉入干凈帶蓋的玻璃容器中。
2.仔細量取70ml的甲醇到上述容器中。
3.蓋好容器并*混合,封好口以減少揮發(fā)。
樣品的準備
1.粉碎好的樣品過20目篩并在取樣前充分混合,不立即分析的樣品應放在冰箱中儲存。
2.稱取20g樣品,并量取100ml甲醇:水(7:3)溶液,至一有蓋容器中。
3.蓋好蓋劇烈震蕩3分鐘。
4.靜置2-3分鐘,使樣品沉淀。
5.用Whatman GF/A玻璃纖維濾紙過濾15ml萃取液,收集濾液到一干凈容器中。
檢測程序(注意標準及樣品做平行試驗,可以提高檢測的準確度及精確度)
1.開始實驗前要求試劑及樣品萃取液達到室溫。
2.取適量的孔條固定在微孔板架上,確定未使用的孔條,與干燥劑一同放入密封袋中保存。
3.加入50ul的酶標記物到微孔中。
4.加入50ul的樣品及標準品到相應的孔中,注意使用一次性吸頭防止交叉污染。
5.加入50ul抗體溶液到微孔中,輕微震蕩微孔板。
6.室溫下孵育10分鐘。
7.倒掉微孔中溶液,微孔中注滿蒸餾水,然后到掉,重復4次,共五次洗板。
8.后一次清洗完后,倒掉孔中溶液,然后翻轉微孔板在吸水紙上拍干。
9.每孔中加入100ul的底物溶液。
10.室溫下孵育5分鐘。
11.每孔中加入100ul停止液。
12.450nm讀吸光度值。
結果判斷
1.半定量結果的判定,可根據(jù)樣品的吸光度值與標準的吸光度值來判定,樣品的吸光度值低于某個標準的吸光度值,則說明樣品的伏馬毒素含量大于此標準的濃度,樣品的吸光度值高于某個標準的吸光度值,則說明樣品的伏馬毒素含量小于此標準的濃度。
2.定量結果判定,需要以標準的吸光度值為X軸,標準濃度的對數(shù)為Y軸繪制曲線圖,將標準濃度吸光度值的點用直線連接,樣品的吸光度值也位于這條直線上,根據(jù)樣品的吸光度值在Y軸上即可找到相應樣品的濃度,如果樣品的吸光度值大于大標準的吸光度值或小于小樣品的吸光度值,即可說明此樣品中伏馬毒素的含量小于0.3ppm或大于6ppm。
T2毒素檢測試劑盒M363773
適用
T2毒素檢測試劑盒利用競爭酶聯(lián)免疫吸附原理定量檢測玉米,玉米粉,玉米胚芽粉,玉米麩質粉以及玉米大豆混合物中的T2毒素。
檢測原理
T2毒素檢測試劑盒是基于競爭性酶聯(lián)免疫吸附檢測法。用甲醇/水震蕩萃取粉碎樣品中的T2毒素,過濾萃取物并稀釋,然后進行免疫學檢測。加T2毒素的酶標記物到測試微孔中,接下來加入標準及樣品,T2毒素抗體加入后反應開始,10分鐘培養(yǎng)過程中,樣品中的T2毒素及T2毒素酶標記物競爭結合連接在微孔上的抗體,10分鐘培養(yǎng)后,倒掉孔中的溶液,洗掉微孔中未的結合酶標記毒素。加入無色的底物溶液,所有結合的酶標記物使底物轉化成藍色物質,培養(yǎng)5分鐘,加入反應停止液并且每個微孔中的顏色是可讀的,未知濃度樣品與標準物的顏色進行比較,就可以得到樣品的T2毒素濃度。
靈敏性
T2 毒素試劑盒適用于谷物及谷物制品中T2毒素的定量分析,檢測范圍為0.025到0.5mg/kg(ppm)如果樣品中的T2毒素含量小于0.025ppm,報告就應該寫成<0.025ppm.T2毒素含量大于0.5ppm,就應該寫成>0.5ppm。對于大于0.5ppm的樣品可以用7%的甲醇水稀釋并重新作定量分析。
特異性
T2毒素檢測試劑盒所用抗體對于T2毒素及相關化合物具有很強的特異性。以T2毒素為標準相關的交叉反應率在以下表格中。
化合物 %交叉反應率
HT-2 38%
T-2 Triol 1.6%
T-2 Tetraol <0.04%
Verrucarol <0.04%
LOD (低檢測限) 12ppb
LOQ (低定量限) 25ppb
試劑及提供材料
若試劑盒保存在2-8℃,未拆開包裝的試劑盒在標識的保質期之前均可放心使用。
?真空包裝,包含干燥劑的8×12的微孔板
?5瓶2ml濃度分別為0、25、75、200 和500ug/kg(ppb)T2毒素標準溶液。(注意:標準品實際上為設定標準濃度的1/10,所以原樣品的濃度無需校正)
?1瓶8ml的T2毒素酶標記物。
?1瓶8ml的兔抗T2毒素抗體。
?1瓶14ml的底物溶液。
?1瓶14ml的停止液。(注意:1N 鹽酸,小心操作?。?br />?操作說明書
注意事項
25.每種試劑適用于 T2毒素試劑盒。其他生產(chǎn)商的試劑不可替代本試劑盒中的任何試劑,不同批次之間的試劑不可混用。
26.被稀釋或污染的試劑及程序中未提及的樣品種類都會導致結果失真。
27.不可使用過期試劑。
28.開始實驗前試劑須回溫到室溫(20-28℃),但避免試劑在室溫存放過久(>24小時)。
29.T2毒素為極毒物質,將所有丟棄的液體倒入盛有家用漂(不低于10%)的塑料容器中,所有的實驗器具必須在30%家用漂溶液中浸泡至少1小時,戴上手套穿上防護服以避免皮膚及黏膜與試劑或樣品萃取物接觸,如果一旦接觸,必須立即用大量水沖洗。
30.停止液為1N 鹽酸,避免皮膚及黏膜接觸,如果有濺出,立即清除并用大量水沖洗。
所需材料(不提供)
1.實驗室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
2.色譜級甲醇
3.量筒,100ml或更大容量。
4.用于萃取樣品及收集萃取液玻璃器皿
5.濾紙,Whatman GF/A及相當者。
6.可吸取50ul容量的移液器及一次性吸頭
7.可吸取50ul或100ul的八道移液器及一次性吸頭
8.吸水紙或相當?shù)奈牧?br />9.450nm的酶標儀
10.計時器
萃取溶液準備
1.仔細量取30ml去離子水或蒸餾水,并轉移至一個帶有蓋子的干凈容器內。
2.仔細量取70ml甲醇至上述容器內。
3.蓋緊蓋子,充分混合,以備使用,并防止揮發(fā)。
樣品的準備
1.粉碎好的樣品過20目篩并在取樣前充分混合,不立即分析的樣品應放在冰箱中儲存。
2.稱取10g樣品,并量取100ml甲醇:水(7:3)溶液,至一有蓋容器中。
3.蓋好蓋劇烈震蕩3分鐘。
4.靜置2-3分鐘,使樣品沉淀。
5.用Whatman GF/A玻璃纖維濾紙過濾15ml萃取液,收集濾液到一干凈容器中。
6.移取0.4ml上清液到一個干凈的測試管中,并加入3.6ml實驗室級蒸餾水(1:10稀釋),待測。
檢測程序(注意標準及樣品做平行實驗,可以提高檢測的準確度及精確度)
1.稀釋標準溶液:分別取50ul原標準溶液加入到已加有0.45ml實驗室級蒸餾水的試管中把標準1:10稀釋。
2.開始實驗前要求試劑及樣品萃取液達到室溫。
3.取適量的孔條固定在微孔板架上,未使用的孔條,與干燥劑一同放入密封袋中保存。
4.加入50ul的酶標記物到微孔中。
5.加入50ul的樣品及經(jīng)過1:10稀釋的標準液到相應的孔中,注意使用一次性吸頭防止交叉污染
6.加入50ul抗體溶液到微孔中,輕微震蕩微孔板。
7.室溫下孵育10分鐘。
8.倒掉微孔中溶液,微孔中注滿蒸餾水,然后到掉,重復4次,共五次洗板。
9.后一次清洗完后,倒掉孔中溶液,然后翻轉微孔板在吸水紙上拍干。
10.每孔中加入100ul的底物溶液。
11.室溫下孵育5分鐘。
12.每孔中加入100ul停止液。
13.450nm讀吸光度值。
結果判斷
1.半定量結果的判定,可根據(jù)樣品的吸光度值與標準的吸光度值來判定,樣品的吸光度值低于某個標準的吸光度值,則說明樣品的T2毒素含量大于此標準的濃度,樣品的吸光度值高于某個標準的吸光度值,則說明樣品的T2毒素含量小于此標準的濃度。
定量結果判定,需要以標準的吸光率為X軸,標準濃度的半對數(shù)為Y軸繪制曲線圖,將標準點用直線連接,樣品的吸光率也位于這條直線上,在Y軸上即可找到相應樣品的濃度,如果樣品的吸光率大于小標準的吸光率或小于大標準的吸光率,即可說明此樣品中T2毒素的含量小于25ppb或大于500p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