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紅外在線礦石品位分析(NIR)鐵礦石應用
PGNAA作為快速伽瑪中子活化、NIR作為近紅外。測量的主要任務是識別Fe,Si,Mn和P的含量。兩種分析方法都面臨一些挑戰(zhàn),但是通過比較原理,技術如何工作,很明顯,PGNAA出于以下幾個原因,不能準確識別鐵礦石的化學成分:
-鐵原子是中子吸收劑,這意味著鐵原子的數(shù)量會影響到達探測器的即時伽馬射線。
-由于PGNAA是穿透皮帶的測量方法,因此隨著皮帶負荷的不斷變化,鐵原子數(shù)的變化與化學濃度并不相關,顯然這會影響檢測并降低準確性。
-與其他成分相比,鐵礦石含有大量的鐵原子。由于Ca,Mn和Si的波峰相當?shù)停F圖案覆蓋了所有其他成分。因此,除了鐵元素外,沒有其他元素可以被檢測到。
由于NIR對物相表面進行測量,因此與皮帶負載的任何變化無關。這是NIR的顯著優(yōu)勢。另一個優(yōu)點是,礦物相具有更寬的光譜信息,因此不可能忽略任何目標礦物相的波譜。
1.PGNAA的原理
PGNAA測量的原理是基于元素質子的激活。為此,需要非常強烈的能量。 只有中子發(fā)生器或放射源才能傳遞這種能量。當能量撞擊元素的核心時,中子被發(fā)射出去并產(chǎn)生放射性同位素。 發(fā)出的即時伽馬射線是元素的指紋,由檢測器測量。
圖1:PGNAA(快速伽瑪中子活化)的原理。即時伽馬射線是化學元素的定量指紋。因此,該技術無法測量沒有中子或中子數(shù)量少的元素。氫元素是PGNAA無法測量的元素,因為核心中沒有中子,因此PGNAA無法測量物料水分含量。
PGNAA測量從底部穿透原材料,在頂部檢測到響應。 然后將檢測結果轉換為:一定頻率下的能級(MeV)是所檢測元素的指紋。
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頻率。 (示例見圖2)
圖2:伽瑪光譜的示例。 頻率(能量)定義元素,而在此特定頻率下的計數(shù)定義元素的數(shù)量。 還顯示了背景,這意味著元素的終量是從測量強度中減去的背景。
在某些頻率下的計數(shù)(=強度)定義了元素的數(shù)量。
近紅外在線礦石品位分析(NIR)鐵礦石應用
Fig 3: PGNAA的測量原理
2. PGNAA測量鐵礦石的挑戰(zhàn)
PGNAA測量存在幾個挑戰(zhàn),這使得無法準確測量鐵礦石。
-鐵原子一般具有很好的響應,但背景也很高。 與在鐵礦石中一樣,與諸如Si,Al,P之類的成分相比,F(xiàn)e的含量非常高。例如,Al,此元素始終被覆蓋。如果Fe的濃度很高,則所有其他次要元素都會在伽瑪譜圖中消失,并且除了Fe之外,其他元素也無法準確測量。
-當計數(shù)轉換為元素數(shù)量時,分析儀在一定的皮帶負載下進行了校準。如果皮帶上有更少或更多的相同材料,則計數(shù)會發(fā)生變化,并且準確性會降低。由于鐵原子的響應非常高,因此在鐵礦石中很難彌補這種現(xiàn)象。 (比較圖3和圖4)
圖4:如果皮帶上的物料發(fā)生變化,則計數(shù)會受到影響。
-鐵原子高度吸收中子。這就是說,皮帶負載的變化對計數(shù)有很大的影響。由于無法補償鐵原子的高吸收率,因此鐵含量高的材料的測量精度非常低。
-鐵礦石的輸送帶由鐵網(wǎng)支撐,因為鐵礦石比石灰石重得多。因此,傳送帶中的鐵網(wǎng)會額外吸收信息,這是PGNAA無法用于準確測量鐵礦石的另一個因素。
-PGNAA無法測量水分。因此,需要一個附加的濕度傳感器。這兩個分析儀的同步無法精確完成(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輸出),因此水分測量不是很準確。水分對于良好的測量至關重要,因為鐵礦石是在不斷變化的天氣條件下開采的。
-PGNAA無法測量碳,因為碳是只有6個中子/質子/電子的非常輕的元素。碳是燒結礦生產(chǎn)中非常重要的成分。
3.NIR(SpectraFlow)的原理
由于NIR測量原理消除了PGNAA的挑戰(zhàn),因此可以提供比任何PGNAA鐵礦石更準確的測量結果。
-由于NIR是直接測量礦物相,無須進行二次轉換,因此對測量的影響因素減少了。赤鐵礦具有非常好的近紅外光譜特征,磁鐵礦如果數(shù)量較多且變化較大,則具有挑戰(zhàn)性。
-可以非常高精度地測量碳。
-以非常高的頻率測量表面,因此*不受皮帶負載變化和輸送機規(guī)格的影響。
(NIR)是一項能夠在線準確測量鐵礦石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