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 yongyu1 Li jincheng2
(1.Qingdao Hais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2.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Qingdao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ollege, 266000)
Keyword chlorine dioxide reactor, disinfection of feedwater, discussion of application
1.1 氯酸鈉工藝
采用氯酸鈉和鹽酸為原料進行反應,反應式如下:
NaClO3 + 2HCl = ClO2 + 1/2Cl2 + NaCl + H2O
由上式可以看出,在二氧化氯產(chǎn)生的同時還有約占二氧化氯產(chǎn)量一半的氯氣發(fā)生,實驗結果表明,本工藝中二氧化氯的有效轉化率一般只有50%左右,并且受到反應溫度和鹽酸濃度的影響。要提高二氧化氯的轉化率,必需保持較高的反應溫度(約70OC)和加大鹽酸的過剩量,但這同時又會導致氯氣產(chǎn)率的提高,使反應產(chǎn)物中氯氣的含量增大。這個矛盾在穩(wěn)定態(tài)二氧化氯的工業(yè)化大規(guī)模生產(chǎn)上,可以通過多級加溫,空氣逆向逐級吹脫的方式來富集二氧化氯,但在水廠應用的小型二氧化氯設備(小于10kg/h)上,則很難解決。
由于氯氣的大量存在,嚴格講已經(jīng)失去了二氧化氯投加的基本的意義,即降低水中三氯甲烷的含量。并且由于氯酸鈉的轉化率在實際運行中通常不足50%,這使得當投加量較高時,水中剩余的ClO3— 的濃度較高。正是以上諸多原因,在國外有關水廠二氧化氯應用的資料中,還未有上述氯酸鈉工藝的報道。
在我國,目前以氯酸鈉工藝為基礎的二氧化氯發(fā)生器仍是市場上的主導產(chǎn)品之一,并在許多水廠中得以運行。其主要是由于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1) 我國對應用于水廠的二氧化氯發(fā)生器,從設備選型、產(chǎn)品檢驗、設計規(guī)范到處理水質,都還沒有統(tǒng)一的國家標準。對二氧化氯的使用仍不規(guī)范。多數(shù)使用二氧化氯的水廠,在設備檢驗和出水檢測上仍使用與氯氣相同的指標,如有效氯、余氯等。
2) 由于我國經(jīng)濟總體水平還處于發(fā)展中國家的水平,運行成本仍是目前水廠工藝選型的主要制約因素。以制取1kgClO2來計,亞氯酸鈉法的成本約為30元,氯酸鈉法約20元。相差近1倍。這也是氯酸鈉法得以廣泛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二氧化氯發(fā)生器的應用評價標準,終將會以處理水的水質標準為依據(jù)。氯酸鈉工藝由于其本身的工藝缺陷,在應用上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1.2 亞氯酸鈉工藝
亞氯酸鈉工藝常見的反應原理有以下兩種:
1) 5NaClO2 + 4HCl = 4ClO2 +5NaCl +2H2O
2) 2NaClO2 + Cl2 = 2ClO2 + 2NaCl
反應式1是一個自氧化還原反應,亞氯酸鈉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鹽酸是酸化劑。因此,理論上有20%的亞氯酸鈉被還原成NaCl,如果以亞氯酸鈉轉化為二氧化氯為有效轉化來計,其高有效轉化率只有80%。但從產(chǎn)物中二氧化氯的實際收率來看,通??梢赃_到95%以上。反應式2中氯氣作為還原劑參與反應,使亞氯酸鈉的有效轉化率理論上可達到,在產(chǎn)物中,二氧化氯純度同樣可達到95%以上。
一. 亞氯酸鈉加鹽酸工藝
該工藝具有工藝簡單,不需要加溫,設備容易操作及維護,產(chǎn)物中二氧化氯純度高等優(yōu)點。是國外小型二氧化氯發(fā)生器常用的反應原理。如德國的Prominent、ALLDOS美國的F&P公司都有相應的產(chǎn)品,我國采用亞氯酸鈉產(chǎn)生二氧化氯的發(fā)生器也都以此工藝為基礎。
從水廠的應用實踐來看,本工藝主要存在以下的不足。
1) 為達到95%的高產(chǎn)率,鹽酸應過量。使出口藥液的pH值小于1。
2) 由于鹽酸的需要量大,以一個5萬t的水廠為例,當二氧化氯的投加量為1ppm時,鹽酸(濃度為25%)的日消耗量為300kg。因此,對中型以上的水廠采用此工藝,鹽酸的儲備需占用一定的空間。
二.亞氯酸鈉加氯氣工藝
工藝流程見下圖:
據(jù)國外資料顯示,國外水廠中以此工藝為基礎的發(fā)生器的應用約占70%。而國產(chǎn)設備在水廠中的應用還未見報道,這主要是由于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1) 我國目前二氧化氯的應用仍主要集中在中小型水廠,尤其是縣級左右的小水廠,二氧化氯的需要量一般在300-1000g/h上下。對這部分水廠,操作簡單,使用安全是選擇二氧化氯的主要因素,而該工藝所含有的加氯系統(tǒng)無疑會增加系統(tǒng)的復雜程度,加大設備投資和管理水平,因此對中小型水廠來說,該工藝并無優(yōu)勢。
國外二氧化氯廠商多數(shù)也是加氯機的生產(chǎn)商,因此在設備配套和系統(tǒng)集成上比較容易。
2) 但從二氧化氯在水廠尤其是大中型水廠進行推廣使用的前景來看,此工藝則具有非常大的應用優(yōu)勢。
首先,從反應式2可以看出,用氯氣取代鹽酸,提高了亞氯酸鈉的有效轉化率,降低了運行成本。并且,避免了濃鹽酸在儲存、輸送及投加過程中對操作環(huán)境的影響。更容易實現(xiàn)設備運行的自動化程度。
其次,本工藝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單獨投加氯氣,或單獨產(chǎn)生二氧化氯。能大限度的適應水廠水源水質的變化要求。對一些水廠,尤其是以地表水為水源的水廠,通常水質隨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當處于豐水期時水質較好,這時采用氯氣消毒即可達到處理要求,而在枯水期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水質變差時,再使用二氧化氯進行消毒,可取得佳的經(jīng)濟和環(huán)境效益。
第三,隨著我國標準和規(guī)范的健全,二氧化氯在我國大型水廠的應用必將得到推廣。但對已建有氯氣消毒的水廠來說,就存在著是設備改造還是設備更新的問題。本工藝可以在原有的設備基礎上,增加一些簡單的設施就可達到以上二氧化氯和氯氣靈活使用的目的,因此,具有很大的使用價值。
另外,采用此工藝生成的二氧化氯產(chǎn)物的pH值接近中性??梢暂^長時間保存,而不發(fā)生歧化反應,可以通過中間儲存箱實現(xiàn)一臺設備,多個投加點的復雜情況。如圖所示。
從以上對二氧化氯發(fā)生器的分析比較中可以看出,我國現(xiàn)在在二氧化氯的應用上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對二氧化氯發(fā)生裝置的認識和評價還不完善,對作為評價基礎的指標體系還未建成。
從國外的應用來看,二氧化氯發(fā)生器的運行都采用自動化控制。通??煞譃楣に囎詣踊刂坪驮O備運行自動化控制。這兩者通過一個控制系統(tǒng)來完成。其中工藝自動化是指通過外部信號(如處理水流量、剩余二氧化氯濃度等)對投藥量進行控制,以求達到適的投加量。而設備運行自動化是指關于設備本身正常運行的自動化控制,包括兩種藥劑的自動配比、故障自動報警及事故自動處理等。
我國目前二氧化氯發(fā)生器在水廠中應用的自動化程度還較低,一些中小型水廠的二氧化氯發(fā)生器的運行還*采用手動標定兩種藥液滴數(shù)來計量,*無法控制二氧化氯的產(chǎn)量和投加量。二氧化氯發(fā)生器是集物料計量、現(xiàn)場反應,定量投加于一體的消毒設備。設備的自動化程度直接關系到二氧化氯在產(chǎn)物中的產(chǎn)率,以及消毒水中副產(chǎn)物的殘留濃度。因此,筆者認為,在我國水廠推廣二氧化氯應用時,應改變以往片面重視設備投資的觀點,應重視設備本身自動化的程度,結合具體水源的特點選用合理的控制方式,才能取得佳的處理效果和經(jīng)濟效益。
一般二氧化氯作為單一消毒劑時,投加點應在過濾之后,并應在進入清水池前保證與原水的充分混合。投加量一般應控制在2ppm之內。對一些污染嚴重的水源,單獨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會使投加量上升至3-5ppm,如在寧夏某水廠的應用實踐表明,單獨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時,要滿足出水衛(wèi)生指標合格的投加量平均為4.1ppm。這一方面增加了水廠的制水成本,另外也大大增加了消毒后出水中剩余亞氯酸根的含量。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采用兩種消毒劑聯(lián)合投加會取得佳的處理效果。常見的這種組合消毒工藝如下圖所示。
2) 應制定適合于二氧化氯消毒的水質檢驗指標,降低二氧化氯發(fā)生器在使用中產(chǎn)生的消毒副產(chǎn)物水平。
3) 對大型水廠(尤其以地表水為水源的水廠),應大力推廣以氯氣+亞氯酸鈉工藝為主的二氧化氯制備技術。
化學法二氧化氯發(fā)生器消毒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