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藍巢電氣有限公司>>公司動態(tài)>>斷路器的異常運行及事故處理
一、真空斷路器的異常運行及事故處理:
1.真空滅弧室真空度失常:
真空斷路器運行時,正常情況下,其滅弧室的屏蔽罩顏色應無異常變化,真空度正常。若運行中或合閘之前(一端帶電壓)真空滅弧室出現(xiàn)紅色或乳白色輝光,說明真空度下降,影響滅弧性能,應更換滅弧室。
2.真空斷路器運行中斷相:
真空斷路器接通高壓電動機時,有時會出現(xiàn)斷相,使電動機缺相運行而燒壞電動機。真空斷路器出現(xiàn)合閘斷相的可能原因是:
(1)斷路器超行程(觸頭彈簧被壓縮的數(shù)值)不滿足要求,影響該相觸頭的正常接觸。這可通過調節(jié)絕緣拉桿的長度,并重復測量多次,才能保證其超行程的正確性和接觸的穩(wěn)定性。
(2)斷路器行程不滿足要求。在保證超行程的前提下,通過調節(jié)分閘定位件的墊片,使三相行程均滿足要求,并三相同步。
(3)由于真空斷路器的觸頭為對接式,觸頭材料較軟,在分、合閘數(shù)百次后觸頭易變形,使斷路器超行程變化,影響觸頭的正常接觸。
3.真空斷路器合閘失靈:
合閘失靈的原因是:
(1)電氣方面的故障。電氣方面的故障主要有:合閘電壓過低(操作電壓低于O.85額定電壓)或合閘電源整流部分故障;合閘電源容量不夠;合閘線圈斷線或合閘線圈匝間短路}二次接線接錯等。
(2)操動機構故障。操動機構的故障主要有:合閘過程中分閘鎖扣未扣住,分閘鎖扣的尺寸不對;輔助開關的行程調得過大,使觸片變形彎曲,接觸不良。
處理完上述缺陷后再合閘。
4.真空斷路器分閘失靈:
分閘失靈的原因主要是:
(1)電氣方面的故障。主要故障有:分閘電壓過低(操作電壓低于0.85額定電壓);分閘線圈斷線;輔助開關接觸不良。
(2)操動機構故障。主要故障有:分閘鐵芯的行程調整不當;分閘鎖住過量;分閘鎖扣銷子脫落。
上述缺陷應逐一檢查消除。
二、SF6斷路器的異常運行及事故處理:
一般來說,SF6斷路器運行可靠,維護工作量小,檢修周期長。但運行中有時也會出現(xiàn)一些異常運行和故障情況,可能發(fā)生的異常運行和故障分述如下。
1.液壓機構油壓過高或過低:
SF6斷路器運行時,其液壓機構的油壓有時過高或過低。油壓過高的原因主要是:液壓機構的微動開關失靈,當油泵起動油壓升至額定值時,微動開關不能切斷油泵電動機電源,造成油泵持續(xù)打壓;儲能筒的活塞密封不嚴或筒壁磨損,液壓油進入氮氣中,使油壓升高;液壓機構壓力表失靈或指示數(shù)據(jù)不真實。處理時,應調整或更換微動開關,檢查并檢修儲能筒,檢查校驗壓力表。
油壓過低的原因主要是:
由于焊縫焊接不良或連接管路接頭密封不嚴,造成大量漏油;分、合閘閥鋼球密封不嚴;儲能筒或儲壓缸漏氣或漏油;低油壓起動油泵的微動開關失靈。處理時,檢查并處理液壓油系統(tǒng)漏油點,調整或更換微動開關。
2.油泵起動頻繁和打壓時間過長:
由于液壓機構的高壓油系統(tǒng)漏油(如管路接頭漏油、高壓放油閥關閉不嚴、合閘閥內部漏油、工作缸活塞不嚴等),油泵本身有缺陷,引起液壓油壓力降低,使油泵頻繁起動打壓。遇有油泵頻繁起動,應立即查漏,消除頻繁起動現(xiàn)象。有時油泵打壓時間過長(超過3~5min),應檢查高壓放油閥是否關嚴,安全閥是否動作,機構是否有內漏外泄,油面是否過低,吸油管有無變形,油泵低壓側有無氣體等,針對以上缺陷進行相應處理。
3.液壓機構建不起油壓:
斷路器投入運行前,其液壓機構應建立正常油壓。有時,油壓建立不起來,其原因可能是:
(1)油泵內各閥體高壓密封圈損壞,或逆止閥閥口密封不嚴(此時用手摸油泵,油泵可能發(fā)熱);油泵柱塞間隙配合過大;油泵柱塞組裝時沒注入適量的液壓油或柱塞及柱塞座沒擦干凈,影響油泵出力,甚至使油泵打壓件磨損。
(2)油泵低壓側有空氣存在。
(3)油箱過濾網(wǎng)有臟物,油路堵塞。
(4)高壓放油閥沒關嚴,高壓油泄漏到油箱中。
(5)合閘閥一、二級閥口密封不嚴,高壓油通過排油孔泄掉。
消除上述缺陷后,再打壓。
4.斷路器SF6氣體泄漏:
運行中的SF6路器,有時來“補氣”信號,這說明斷路器漏氣。漏氣的原因可能是:
斷路器安裝時漏氣點(如連接座內拉桿、氣管焊口、本體、密度繼電器、氣壓表接頭連接密封處等易形成漏氣點)。當斷路器來“補氣”信號時,其處理方式如下:
(1)檢查氣體壓力。若屬斷路器氣體壓力降低,則需將斷路器停電補氣。
(2)檢查密度繼電器。SF。斷路器運行時,由密度繼電器監(jiān)視其氣體的運行壓力,當氣體壓力降低到*報警值時,其觸頭閉合發(fā)“補氣”信號,此時,可用壓力檢測工具,檢測密度繼電器動作值是否正確。
(3)確認SF6氣體泄漏時,檢修人員檢修處理。
5.斷路器合后即分:
當操作斷路器合閘時,出現(xiàn)“合后即分”現(xiàn)象。合后即分的原因可能是:合閘閥的二級閥桿不能自保持;分閘閥的閥桿卡澀,不能很快復位。
6.斷路器拒動:
操作斷路器分、合閘時,斷路器拒動。拒動的原因主要有:分、合閘電磁鐵線圈斷線、匝間短路或線圈線頭接觸不良;電磁鐵行程太小,使分、合閘閥鋼球打不開;操作回路故障,如斷線、熔斷器熔斷、端子排接頭和輔助開關觸點接觸不良或接線錯誤;二級閥桿銹死;滅弧室動、靜觸頭沒對準;中間機構箱卡澀;操作電壓過低等。
上述缺陷必須消除后,斷路器才允許投入運行。
三、GIS異常運行及事故處理:
GIS運行可靠性高、維護工作量小,檢修周期長。由于一次設備密封在壓力容器中,而且容器內充有一定壓力、絕緣性能和滅弧性能優(yōu)良的SF6氣體,因而GIS內部幾乎不受大氣的影響。此外,制造廠對GIS均進行過充分的性能試驗,以組件形式出廠,在現(xiàn)場進行拼裝,這些都給GIS的安全可靠運行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根據(jù)GIS的運行情況,可能有下列常見故障出現(xiàn):
(1)氣體泄漏。這種故障在我國較為常見。輕者,使GIS經(jīng)常補氣;重者,使GIS被迫停止運行。向外泄漏氣體通常發(fā)生在密封面、焊縫和管路接點處;內部泄漏常發(fā)生在盆式絕緣裂縫和SF6氣體與油的交界面(SF6電纜頭)。
(2)SF6氣體含水量太高。SF6氣體含水量太高引起的故障幾乎都是絕緣子或其他絕緣件閃絡,表面閃絡的絕緣子需要*清洗或更換。這種故障常發(fā)生在氣溫突變或設備補氣之后。
(3)雜質使GIS閃絡。GIS安裝后,其內部可能留有一些導電雜質,這給運行帶來不利影響,消除導電雜質影響的有效辦法是:當GIS安裝完畢后,采用小容量電源施加高于運行電壓的交流電壓,如果雜質很小,它可能在放電中燒毀;如果雜質較大,在交流電壓作用下,它會運動到低場強區(qū)。運行中的GIS,如果閃絡多次重復發(fā)生,通常是由自由導電雜質引起的,特別是在母線的水平與垂直部分的交叉處更是如此。這類故障的處理是清掃或更換受影響的部件。
(4)電接觸不良。在GIS內部有些金屬部件是用來改善電場分布的,在實際運行中,這些部件并不通過負荷電流。這些部件經(jīng)常使用鋁質的彈性觸頭與外殼或與高壓導體進行電氣連接,運行中可能因松動而導致接觸不良。這些接觸不良的部件的電位取決于它與導電體間的耦合電容,這樣,該部件與外殼或導體間的微小間隙便會很快擊穿。多次放電不僅會侵蝕觸頭彈簧,也會因產生金屬微粒、氟化鋁及其他雜質等,而導致GIS的內部閃絡。
對于50Hz(或60Hz)交流系統(tǒng),這種故障的放電頻率為100次/s(或120次/s),從設備的外部可聽到“嗡嗡”聲,因而易于發(fā)現(xiàn)此類故障。
(5)絕緣子擊穿。GIS中支撐絕緣子的使用場強是一個重要的設計參數(shù)。目前,環(huán)氧樹脂澆注絕緣子的使用場強可高達6kV/mm而不致發(fā)生擊穿,如果使用場強高達10kV/mm,由于絕緣子使用場強太高,起初可能仍無局部放電現(xiàn)象,但運行幾年后,便可能會發(fā)生擊穿。
(6)相對地擊穿。由于插接式觸頭未*插入觸座,可能會造成故障。一旦觸頭有問題,大多可導致相對地擊穿。
(7)誤操作。在GIS的運行中,操作不當引起的故障是多方面的,如將接地隔離開關合到帶電相上,如果故障電流很大,即使是快速接地隔離開關也會損壞。因此,出現(xiàn)這類誤操作后,應檢查觸頭,如果需要,應更換某些部件。
低速接地隔離開關開斷距離不夠或帶負荷拉閘,電弧可能持續(xù)到斷路器斷開為止。如果故障電流很大(10kA以上),不僅是觸頭損壞,而是整臺接地隔離開關需更換或*檢修。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儀表網(wǎng)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