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聲波探傷物理基礎
1.1 超聲波的一般概念
1.1.1 機械振動
機械振動的定義、特點(B)
周期、頻率的概念、單位及兩者之間關系(A)
簡諧振動的基本概念及諧振方程一般形式(C)
1.1.2 機械波
機械波的概念、波動本質;波長、波速、頻率的概念及三者之間的關系(A)
彈性介質模型及波動形成機理(C)
機械波產(chǎn)生的條件(B)
1.1.3 超聲波
超聲波的定義、特征及工業(yè)上應用(A)
次聲波及其應用(C)
1.2 超聲波的類型
常見的波的分類方法(B)
縱波、橫波、表面波的概念及特征(A)
板波、平面波、球面波、柱面波、活塞波、連續(xù)波、脈沖波的基本概念(C)
1.3 聲速
1.3.1 固體介質
聲速的概念,聲速與介質、波型的關系;同種固體介質中,縱、橫波及表面波聲速的關系(A)常見介質的縱橫波聲速(B)
1.3.2 液體、氣體介質水中的聲速及溫度對其影響(A)
液、氣態(tài)介質中聲速與應變彈性模量及密度的關系(B)
1.3.3 聲速測量方法(B)
1.4波的疊加、干涉、繞射及惠更斯原理。波的疊加原理、波的干涉、繞射的基本概 念(B)
駐波的形成、特點;惠更斯原理(C)
1.5 超聲場特征量
1.5.1 聲阻抗的定義與介質密度、聲速、溫度的關系(A)
超聲場、聲壓、聲強的基本概念(C)
1.5.2 分貝的概念,計算及應用(A)
1.6 超聲波垂直入射到平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
1.6.1 單一平界面聲壓反射率、往復透過率的基本概念與應用(A)
聲壓反射率r、透過率t、聲強反射率R、透過率T,與介質聲阻抗、聲波入射方向的關系、變化規(guī)律及相互間關系(B)
1.6.2 均勻介質中的異質薄層影響聲壓反射率的因素(B)
聲壓反射率與波長、薄層厚度的關系(C)
1.6.3 非均勻介質中的異質薄層聲壓往復透過率與波長、薄層厚度的關系(C)
1.7 超聲波傾斜入射到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1.7.1 波型轉換和反射、折射定律:
波型轉換的概念及產(chǎn)生條件;反射、折射定律基本內容(A)
1.7.2 臨界角:
第Ⅰ、第Ⅱ臨界角的定義,計算與應用(A)
第Ⅲ臨界角的概念(B)
1.7.3 端角反射:
端角反射的概念,特征和應用(B)
1.8超聲波在曲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影響超聲波聚焦、發(fā)散的主要因素,聲透鏡的原理和應用(A)
平面波在曲界面上聚焦、發(fā)散產(chǎn)生的條件、特征(B)
1.9 超聲波的衰減
材質衰減的概念;衰減的計算和應用(A)
衰減的原因、定性定量表示方法(B)(E)
衰減系數(shù)的測定(C)
2、超聲波發(fā)射聲場與規(guī)則反射體回波聲壓
2.1 縱波發(fā)射聲場
2.1.1 園盤聲源
園盤聲源的聲壓分布、波速指向性、半擴散角(A)
近場區(qū)、遠場區(qū)、波速擴散區(qū)、半擴散區(qū)(B)
聲束軸線上聲壓分布規(guī)律;橫截面聲壓分布概況(C)
2.1.2 矩形聲源聲壓分布、近場區(qū)長度、指向角(B)
2.1.3 近場區(qū)在兩種介質種的分布聲場的連續(xù)性、遠場區(qū)分布特征及相關計算(B)
2.2 橫波發(fā)射聲場假想聲源模型及相關計算(B)
聲束指向性、對稱性與縱波聲場的差異(C)
2.3 規(guī)則反射體的回波聲壓
平底孔回波聲壓與距離,孔徑的關系;大平底與距離的關系;兩者聲壓比計算與應用;當量計算與應用(A)
長橫孔、短橫孔、球孔回波聲壓與距離、孔徑關系;圓柱曲底面回派波聲壓于距離曲率半徑關系;同類反射體當量對比計算(B)
衰減,曲面對當量對比計算的影響與修正(C)
2.4 A.V.G曲線
A.V.G曲線的概念與應用(A)
A.V.G曲線的原理、結構、分類、用途及繪制(C)
3.探傷儀、探頭和試塊
3.1 探傷儀
超聲波探傷儀工作原理;A型顯示探傷儀電原理框圖,主要組
成部分及作用;主要控制旋鈕及功能(A)
探傷儀的作用與分類,數(shù)字探傷儀的特征與應用(C)
3.2 測厚儀
測厚儀的工作原理、種類和應用(B)
3.3 探頭
探頭的作用、原理、型號、命名方法;直探頭、斜探頭的基本結構、主要組成部件及作用(A)
探頭種類、雙晶直探頭、水浸聚焦探頭、聚焦探頭、雙晶斜探頭的結構和應用(B)
晶片材料,壓電晶體主要性能參數(shù);表面波探頭、可變角探頭、高溫探頭的結構和應用。(C)
3.4 試塊
試塊的用途,種類和要求;標準試塊的規(guī)格和用途(A)
常用的鋼板、鋼管、鍛件、焊縫檢驗用對比試塊的形狀,反射體種類和規(guī)格(B)
3.5 探傷儀,探頭及系統(tǒng)性能及其測試
水平線性、垂直線性、聲束寬度、靈敏度余量、分辨力的基本概念和測試方法(A)
探傷儀性能(水準線性、垂直線性、動態(tài)范圍、衰減器精度);
探頭性能(入射點、K值、聲束特性、聲束軸線偏離角);
系統(tǒng)性能(盲區(qū)與始脈沖寬度、分辨力、靈敏度余量、信噪比)對探傷的影響(A)
4、超聲波探傷通用技術
4.1 超聲波探傷方法
探傷方法的分類,各種方法的特征和應用(B)
4.2 儀器與探頭的選擇
選擇儀器的一般原則(B)
探頭型式、頻率、尺寸、K值的選擇原則及對探傷的影響(A)
4.3 耦合與補償
耦合劑的作用;影響耦合的主要因素(A)
對耦合劑的要求;常用耦合劑種類及耦合效果;表面耦合損耗的測定與補償(B)
4.4 探傷儀的調節(jié)
4.4.1 掃描調節(jié)
掃描調節(jié)的目的、內容;利用橫孔試塊的水平距離、深度調節(jié)法(A)
縱波、橫波掃描調節(jié)的基本方法;利用(CSK-ⅢA)試塊半園試塊的水平距離、深度調節(jié)法(B)
利用IIW試塊、半園試塊的聲程調節(jié)法;表面波掃描調節(jié)(C)
4.4.2 靈敏度調節(jié)
探傷靈敏度、掃查靈敏度的概念;調節(jié)的方法、目的和要求;試塊法、底波法調節(jié)靈敏度的原理、方法和應用(A)
4.5 缺陷位置的測定
4.5.1 平面
垂直法、斜角法探傷時,缺陷的位置參數(shù)及定位的基本方法;水平定位法深度定位法基本原理;計算法和曲線法的原理及應用(A)
聲程定位法原理;表面波探傷的定位方法(C)
4.5.2 曲面周向斜角探傷的缺陷定位
幾何臨界角的概念;缺陷位置參數(shù);定位修正曲線的應用;內外壁探測的差異(A)
定位修正曲線繪制方法及各參數(shù)變化的影響(B)
聲程校正系數(shù)的概念及曲面探傷界限(C)
4.5.3 影響定位精度的因素
影響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及改善措施(C)
4.6 缺陷大小的測定
4.6.1 缺陷當量、指示長度、自身高度當量比較法、當量計算法; 相對靈敏度測長法;靈敏度測長法的原理及應用(A)
缺陷定量的概念;定量的基本方法;使用條件及局限性(B)
缺陷高度的一般測定方法(C)
4.6.2 影響定量精度的因素
影響定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儀器、探頭、耦合、缺陷)(B)
4.7 缺陷性質的估判
缺陷性質綜合分析方法(A)
靜態(tài)波型特征及影響因素(B)
動態(tài)波型圖的構成及典型缺陷動態(tài)波型圖的特征(C)
4.8 非缺陷回波的判別
遲到波、反射波、三角反射波的形成原理和特征;探頭雜波,耦合劑反射波;結構反射波及其他變型波判定方法(C)
4.9 側壁干涉
側壁干涉現(xiàn)象對探傷影響及避免側壁干涉的條件(B)
5、原材料檢驗
5.1 板材
5.1.1 鋼板
鋼板探傷的常規(guī)方法;掃描及靈敏度調節(jié)方法;掃查方式;多次重合法的特征、優(yōu)缺點; 水層厚度計算, 缺陷判別及尺寸測定(A)
鋼板探傷的相關標準(B)
“疊加效應”的特征和產(chǎn)生機理(C)
5.1.2 復合板材
復合板材探傷常規(guī)方法;探傷面選擇,靈敏度調節(jié);常見缺陷及判定方法(A)
復合板材探傷相關標準(C)
5.2 管材
5.2.1 小口徑鋼管
鋼管中常見缺陷及常規(guī)探傷方法;手工探傷的一般方法;探傷靈敏度調節(jié)及掃查方式(A)
水浸聚焦法探傷原理,優(yōu)點;聲束聚焦方式;探測條件選擇;鋼管探傷相關標準(B)
偏心距與*水聲程的概念及確定的原則(C)
5.2.2 大口徑管材
大口徑管垂直探傷、周向探傷、軸向探傷的一般方法(A)
厚壁管探傷方式選擇;周向探傷探頭角度確定,缺陷定位及修正方法(C)
5.2.3 管材自動探傷
探傷系統(tǒng)基本組成;鋼管與探頭相對運動形式;掃查速度,重復頻率等的設定;探頭的配置與作用(C)
5.3 鍛件
掃描和探傷靈敏度調節(jié);缺陷位置、當量及尺寸測定(A)
典型鍛件*探傷方法和主要探測方向的選擇;探測條件及探傷時機選擇;衰減系數(shù)測定;鍛件探傷相關標準(B)
鍛件中常見主要缺陷;缺陷回波(單個、游動、密集)與非缺陷回波的分析(C)
5.4 鑄件
鑄件常見缺陷(C)
鑄件探傷特點;鑄件探傷條件選擇;探傷靈敏度調節(jié);缺陷的判別;質量級別的評定(B)
6、焊縫超聲波探傷
6.1 焊縫探傷幾何關系;焊縫探傷一般程序,探傷準備,探測條件選擇,掃描及靈敏度調節(jié)、距離—波幅曲線繪制、補償;掃查方式、缺陷判別;缺陷位置、幅度和指示長度測定;缺陷評定; 探傷記錄及報告(A)
曲面探傷特征;耦合間隙與聲程校正系數(shù)概念;非缺陷波的種類及判定;焊縫探傷相關標準(B)
“傳輸損失”的測定;焊縫中典型缺陷的靜、動態(tài)波型特征;缺陷性質估判的綜合方法(C)
6.2 薄板對接焊縫
薄板焊縫一般采用的探傷方法(C)
6.3 管座角焊縫
掃描及靈敏度調節(jié)方法;缺陷波的判別和缺陷定量(A)
結構型狀及探傷方法選擇(B)
6.4 小口徑管對接焊縫
小口徑管焊縫的一般探傷方法,對探頭的特殊要求;掃描及探傷靈敏度調整;觀察區(qū)的設定;缺陷判定的一般原則(B)
小徑管焊縫探傷的主要難點,現(xiàn)行方法的局限性(C)
6.5 T型角焊縫
T型角焊縫主要探傷方法;探傷面與探頭選擇;掃查方式和方向,焊縫中主要缺陷和分布特征(A)
6.6 其它材料對接焊縫
不銹鋼、鈦合金、鋁合金材料聲學特性;焊縫探傷主要困難(C)
6.7 堆焊層
堆焊層主要探傷方法;對探傷面及探頭的要求;靈敏度調節(jié);缺陷判別與測定。(B)
7、探傷工藝編制及標準介紹
編制探傷工藝的目的、依據(jù)和要求;工藝的分類和作用(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