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質(zhì)調(diào)查LB-JCM2便攜式流速流量測定儀
水文地質(zhì)調(diào)查LB-JCM2便攜式流速流量測定儀
氣溫和溫度帶
1.冬季氣溫的分布 從1月等溫線圖可看出:0℃等溫線穿過了淮河—秦嶺—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此線以北(包括北方、西北內(nèi)陸及青藏高原)的氣溫在0℃以下,其中黑龍江漠河的氣溫在-30℃以下;此線以南的氣溫則在0℃以上,其中海南三亞的氣溫為20℃以上。因此,南方溫暖,北方寒冷,南北氣溫差別大是中國冬季氣溫的分布特征。
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緯度位置的影響 冬季陽光直射在南半球,中國大部處于北溫帶,由太陽輻射獲得的熱量少,同時中國南北緯度相差達50℃,北方與南方太陽高度差別顯著,故造成北方大部地區(qū)氣溫低,且南北氣溫差別大。
冬季風的影響 冬季,從蒙古、西伯利亞一帶常有寒冷干燥的冬季風吹來,北方地區(qū)*,因此更加劇了北方嚴寒并使南北氣溫的差別增大。
2.夏季氣溫的分布 從中國夏季7月等溫線圖上可以看出:除了地勢高的青藏高原和天山等以外,大部地區(qū)在20℃以上,南方許多地方在28℃以上;新疆吐魯番盆地7月平均氣溫高達32℃,是中國夏季的炎熱中心。所以除青藏高原等地勢高的地區(qū)外,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氣溫差別不大,是中國夏季氣溫分布的特征。
其形成原因有:夏季陽光直射點在北半球,中國各地獲得的太陽光熱普遍增多。加之北方因緯度較高,白晝又比較長,獲得的光熱相對增多,縮短了與南方的氣溫差距,因而全國普遍高溫。
溫度帶的劃分及耕作
溫度帶
| ≥10℃積溫
| 生*(天)
| 分布范圍
| 耕作制度
| 主要農(nóng)作物
|
熱帶
| >8000℃
| 365
| 海南全省和滇、粵、臺三省南部
| 水稻一年三熟
| 水稻、甘蔗、天然橡膠等
|
亞熱帶
| 4500℃—8000℃
| 218—365
| 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
| 一年二至三熟
| 水稻、冬麥、棉花、油菜等
|
暖溫帶
| 3400°—4500℃
| 171—218
| 黃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區(qū)及南疆
| 一年一熟至兩年三熟
| 冬麥、玉米、棉花、花生等
|
中溫帶
| 1600°—3400℃
| 100—171
| 東北、內(nèi)蒙古大部分及北疆
| 一年一熟
| 春麥、玉米、亞麻、大豆、甜菜等
|
寒溫帶
| <1600℃
| <100
| 黑龍江省北部及內(nèi)蒙古東北部
| 一年一熟
| 春麥、馬鈴薯等
|
青藏高原區(qū)
| <2000℃
| 0—100
| 青藏高原
| 部分地區(qū)一年一熟
| 青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