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白樺茸提取物
中文同義詞: 白樺茸提取物
英文名稱: Chaga extract
英文同義詞: Chaga extract;Chaga Mushroom Extract
相關(guān)類別: Natural Plant Extract;植物提取物
規(guī)格:15%,40%,50%,30%
概述:白樺茸提取物以樺褐孔菌的子實(shí)體為原料提取。白樺茸原本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北歐、日本北海道等寒帶地區(qū)居民的“萬用藥”,民間流傳只要將其煎煮當(dāng)茶喝就不會罹患癌癥。這種丑陋而又珍奇的“夢幻菇蕈”成為世界各國癌癥患者夢寐以求的“仙丹妙藥”
提取來源:白樺茸Phaeoporus obliquus(Pers ex Fr).J.Schroet,又名樺褐孔菌, 是一種生長在寒帶的木腐菌,生于白樺、銀樺、榆樹、赤楊等的樹皮下或活立木的樹皮下或砍伐后樹木的枯干上,易引起白樺、銀樺、榆樹、赤楊的白腐。
【分布】廣泛分布于北美北部、芬蘭、波蘭、俄羅斯、日本以及我國黑龍江、吉林等地區(qū),是極耐寒的種類。
【形態(tài)特征】樺褐孔菌菌核呈現(xiàn)瘤狀(不育性的塊狀物),外表黑灰,有不規(guī)則溝痕,內(nèi)部黃色,無柄,直徑25—40cm,深色,表面深裂,很硬,干時脆,可育部分厚5mm,皮殼狀薄,暗褐色;菌管3—10mm,脆、通常菌管的前端開裂,菌孔每mm6—8個,圓形,淺白色,后變暗褐色;菌肉木柱質(zhì),有輕微的、模糊不清的環(huán)紋,鮮(明亮)淡黃褐色。孢子闊橢圓狀至卵狀,光滑,9—10μm×5.5—6.5μm,有剛毛。
化學(xué)成分:白樺茸化學(xué)成分有多糖、樺褐孔菌素、樺褐孔菌醇、多種氧化三萜類化合物、栓菌酸、多種羊毛甾醇型三萜類化合物、*衍生物、芳香族的香草酸、丁香酸及γ羥基苯甲酸,還分離出單寧化合物、類固醇、生物堿類化合物、黑色素類、低分子多酚類及木質(zhì)素類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