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檀香提取物
中文同義詞: 白檀油;檀香油;檀香(SANTALUM ALBUM)油;檀香提取物;檀香木油
英文名稱: Sandalwood oil
英文同義詞: FEMA 3005;SANDALWOOD OIL;SANDALWOOD OIL EAST INDIAN;SANDALWOOD OIL INDONESIAN;SANDELWOOD OIL;SANTALUM ALBUM;eastindiansandalwoodoil;oilofsantal
CAS號: 8006-87-9
沸點 276 °C(lit.)
密度 0.974 g/mL at 25 °C(lit.)
折射率 n20/D 1.507(lit.)
FEMA 3005
閃點 >230 °F
儲存條件 2-8°C
外觀:棕黃色粉末
含量:10:1
包裝:25kg桶
提取方式:水提
檀香提取物 - 原材植物介紹:別名白檀,為檀香科植物的心材。檀香樹被稱為“黃金之樹”,因為它全身幾乎都是寶。是生長zui慢的樹種之一,檀香樹非常嬌貴,固而檀香的產量很受限制,從古至今,它一直都是即*又昂貴的木材。任何人工合成的香精、香水都無法與之匹美的*名貴香料。分布印度、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及印度尼西亞等地。中國臺灣亦有栽培。全年可采。
常綠小喬木,高6~9米。具寄生根。樹皮褐色,粗糙或有縱裂;多分枝,幼枝光滑無毛。葉對生;革質;葉片橢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5~5厘米,寬2~2.5厘米,先端急尖或近急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面蒼白色,無毛;葉柄長0.7~1厘米,光滑無毛。花腋生和頂生,為三歧式的聚傘狀圓錐花序;花梗對生,長約與花被管相等;花多數,小形,zui初為淡黃色,后變?yōu)樯钿P紫色;花被鐘形,先端4裂,裂片卵圓形,無毛;蜜腺4枚,略呈圓形,著生在花被管的中部,與花被片互生;雄蕊4,與蜜腺互生,略與雌蕊等長,花藥2室,縱裂,花絲線形;子房半下位,花柱柱狀,柱頭3裂。核果球形,大小似櫻桃核,成熟時黑色,肉質多汁,內果皮堅硬,具3短棱。種子圓形,光滑無毛。
活性成分:心材含揮發(fā)油(白檀油)3-5%。油含A檀香萜醇和β-檀香萜醇(α-,β-Santalol)90%以上,檀萜烯(Santene)、α-檀香萜烯和β-檀香花烯(α-,β-Santalene)、檀萜烯酮(Santenone)、檀萜烯酮醇(Santenone alcohol)、及少量的檀香萜酸(Santalic acid)、檀油酸(Teresantalicacid)、紫檀萜醛(Santal aldehyde)。樹干、枝和根的心材含揮發(fā)油(白檀油)1.6%-6%;根部心材產油率達10%,莖部心材次之。揮發(fā)油的主成分為α-及β-檀香醇(α-,β-santalol),達90%以上;并含α-及β-檀香烯(α-,β-santalene)、檀烯(santene)、檀萜酮(α-santenone)、α-檀萜醇(α-santenol)、檀香酮(santalone)、檀香酸(santalic acid)、檀油酸(teresantalic acid)、異戊醛isovaleraldehyde)、檀油醇(teresantalol),以及三環(huán)準檀香醛(tricycloekasantal)。本部分另含檀香色素(santalin)、去氧檀香色素(deoxysantalin)及銀槭醛(sinapyl aldehyde)、松柏醛(阿魏醛,coniferyl aldehyde,ferulaldehyde)、紫丁香醛(syringic aldehyde)、香莢醛(vanillin)。另報道國產檀香木含揮發(fā)油量高達10%,通常為2.5%-5%,云南引種7年的小樹出油率較低(1.52%),側枝更低(0.51%)。用GC-MS測定了含量較低的各組分,在20個化合物中,12個是已知化合物,如三環(huán)準檀香醛、α-檀香烯、α和β-檀香醇、α和β-檀萜醇,以及反-α-佛手烯(trans-α-berg-amotene)、香榧醇(nuciferol)及α-姜黃烯(α-curcumene)等。
檀香提取物多應用于膳食補充、藥物等方面。檀香木精油對泌尿系統(tǒng)的感染病癥具有非常好的消毒殺菌功能。也因其特殊的成分特性,而成為非常有效的定香劑和防腐劑。在皮膚護理上是很好的男性及女性護膚保養(yǎng)品,此外它也常用在男性剃須膏、剃須水的制作上.